当前位置 >> 厦门的雕塑新生:“青年力量”困境中崛起
厦门的雕塑新生:“青年力量”困境中崛起
来源:叶子申 时间:2015-05-06 22:19:15 点击:4586



厦门曾是雕塑家的沃土。

厦门的曾厝垵,曾被誉为“雕塑村”。陈文令、蒋志强等知名雕塑家,都曾在这里工作、生活。辉煌时期,这里曾聚集起将数十家雕塑工作室,亦吸引了大批雕塑家。

然而,时过境迁,一批批雕塑艺术家成长起来,离开了这里。但更多青年雕塑家,开始在这里扎根下来。他们携带者或是学校刚毕业时的那份稚气,试图在这里生根发芽,创造属于自己的未来。

0.jpg


(王坤昭《共同符号》)

A.“我想做一种传统当中的反张力”

5年前,来自漳州的青年艺术家王坤昭,将工作室搬到了曾厝垵。

在这里,他的生活是简单而重复的——每天,基本上都在宿舍与工作室间来回穿梭,单调的“两点一线”,“像当年在学校读书一样”。但毫无疑问,王坤昭喜欢这样的生活。

“在这里,我觉得非常安全。”王坤昭说,他喜欢把自己关在仓库里创作。前段时间,他做了一组雕塑,叫《共同符号》,人物线条夸张,表情狰狞。而在每个雕塑上,他都给他们打上了一个印章:坤昭。“这是给他们的烙印,象征着我们的生活最终无处可逃。”

翻阅过去的岁月,王坤昭用“苦并快乐着”来形容。他出生在一个“成分不好”的家庭,文革期间,他父亲被打成右派。在漳州农村,王坤昭一家人经历了最难熬的一段岁月。

他的家庭背景,亦让他内心深处充满了深切的不安全感。“我从小就是一个小愤青,与哥哥姐姐不同的是,我常常想得比较多一些,想得远一些。”

但王坤昭很有艺术天分,五岁时便自学自画。高二下学期,班上来了一位新的美术老师。受其影响,王坤昭真正开始了为兴趣而奋斗之路。后来,他考上厦大环境设计专业。大二下学期的一门雕塑课,敲开了他与雕塑的艺术之门。

2001年开始做雕塑后,前后10多年间,王坤昭只一心打造两部个人作品:《共同符号》、《自由者的想象》。这些雕塑,都是被掏空的眼睛、瘦削的身体、僵硬的躯干,甚至头颅上被烙上统一的符号……“我的作品,并非那种让人看起来轻松阳光的类型,总是会给人一种紧缩感,有点刺眼,但不会让人误以为它是严重病态的。”王坤昭这样形容。

“我想做一个紧锁的感觉,一种传统当中的反张力。曾经厦门一位权威的评论家说,那种外形很庞大的才算是张力。我要做的是反过来,当别人在做往外的张力时,我要做往内的张力,形体不一样,力度方向不一样,可以牵引人的视线,让人静下心来思考,围着这个东西,多去看几圈,多去想一些东西,看一些东西,这就是我所说的作品的气度、磁场。”



(青年雕塑家陈晓东)

B.“我能赋予泥巴灵魂”

去年厦门动漫节上,“80后”雕塑家陈晓东展示了自己的最新作品:废旧轮胎做成的张飞驰骋、泥雕变形金刚、火影忍者等,这很快在年轻人中引起轰动。

这样的展览,对他来说早已不是第一次。早在2009年,刚从福州大学厦门工艺美术学院雕塑专业后,陈晓东就带着他的首个代表作“东游记”系列雕塑,在文博会上大放异彩;2010年,厦门第三届国际动漫节上,他的雕塑作品“破戒僧”,以一组举着“做人不能太腾讯”的愤怒济公形象,又让他在网络上走红一时。

陈晓东1987年生于福建周宁,从小与泥土为伴喜爱幻想,在儿时酷爱变形金刚星球大战,以至于那时候的课本上都画满了自己想像的科幻世界,从而影响了学习。后来他考上福州大学厦门工艺美术学院雕塑专业,专心做雕塑。

在校期间,陈晓东成立了自己的雕塑工作室,致力用泥巴来塑造有灵魂有生命的人物。毕业后,他设计了代表自己思想和呐喊的“东游记”组雕:一个个看似呲牙咧嘴的孙悟空、沙和尚、猪八戒、济公等人物。“其实我是把人物的心灵呐喊,用变异夸张的方式。塑造在一个个活灵活现的人物形象中。”晓东说。

《东游记》的产生有点偶然。毕业前,学校要求大家做毕业作品,但又要求只能做惠安女这个主题,而倔强的晓东想到儿时喜爱的《西游记》,想到了悟空勇于与现实抗争的精神。于是,他开始做他心目中的悟空。“一开始,这件作品受到学校指导老师反对,因为脱离毕业创作的主题,且也颠覆了传统。”晓东说,可他还是坚持做。

20116月份,陈晓东又做了一组名为《让人们永远记住你们》的人物群雕,在同安莲花罗汉山落成,它同时又是慈善募捐箱的大型城雕。这尊雕塑长 6.9、宽2、高3.9,其腹部中空,当作一个巨型捐款箱使用,从而被称为“史上最牛募捐箱”。

“我是个以追求艺术为生命的人,我是一个能赋予泥巴灵魂的人。”晓东一直强调这点。

他试图为了这个理想耗费全部的生命。“我对待自己喜爱的作品,每一件都殚精竭虑。”晓东说,以罗汉山群雕为例,当时接到这个活时,他才离开学校一年半。那时,他几乎每天都是早上6点起床,然后在工棚里一直干到晚上11点。

“那段时间,每晚10点,工作室寂静的,都能听到自己的心跳。”晓东回忆说,而这时候,也是做雕塑最享受的时刻。



(蒋晟制作的佛像)

C.他的佛像雕塑很有灵气

厦门还有不少青年雕塑艺术家。“90后”男孩蒋晟便是其中之一。

蒋晟出身于雕塑世家,他父亲是厦门大学雕塑系教授,母亲是一名佛教徒。他自幼就与佛结缘。2009年,皈依济群法师后,蒋晟以在家居士的身份雕刻佛像,目前已有十余尊造像被国内寺庙与各地藏家收藏。

其中,2012年作品“汉白玉自在观音像”落座于厦门虎溪岩寺;2013年,作品“乌木释迦摩尼半跏趺坐像”,落座于厦门碧山岩寺书画院;同年,作品“自在观音像”为南普陀寺定制造像,作为寺庙之间友好往来的恭请物;2014年,他创作的“毗卢遮那佛结全跏趺坐像”,即将落座于厦门南普陀寺法堂。

作为一名年轻的佛像雕塑家,蒋晟对自己的从事的这门手艺,有着更独到的见解。“每个历史时期的佛像,都各自的特点,汉代粗犷,六朝古典妩媚,唐代成熟自信,宋代优雅。”蒋晟说,他看过的历朝历代的佛像非常多,他便以此为基础,多元吸收。也因此,他制作的佛像法相庄严,但并不是千篇一律,而是自然透着一股灵气。

佛像雕塑与其他雕塑不同,它是信徒们眼中佛的化身,蒋晟在塑造佛像时十分专注,对每根线条都会细细琢磨,佛像的手要怎么摆,身体为什么往前倾,比例到底怎么把握?这些看似简单的问题,他都仔细研究过。

蒋晟说,他平时跟“圈内”的艺术家交流得并不多,但他知道,在厦门,雕塑群体正在不断蓬勃发展,不少人也取得了不错的成绩。

除了蒋晟,海沧东孚镇后柯村的青年雕塑家王鹭鹰,也是厦门雕塑新生力量的代表人物。王鹭鹰的作品,市民们并不陌生。每年中秋,世贸商城前,有个直径达3、高1.4、重350公斤的大碗,就是王鹭鹰创作的。2008年,奥运圣火在厦门传递,王鹭鹰又创作了一组《北京奥运,加油!》雕塑,这也是中国首个奥运主题个人雕塑展。

如今,王鹭鹰的雕塑作品已走向世界。新加坡国防部陆军训练学院门前,就摆放着他的作品,很有象征意义,最前方是3名战士,背后则是国土和一家四口在游玩嬉戏。



(陈晓东创作的罗汉山雕塑)

D.“我肯定爱钱,但不想被钱绑着走”

仿佛是一个定理:崇尚艺术,与商业利益,两者似乎永远都处于天枰的两端,无法靠近。一旦靠近,很可能“变了味”。

本刊记者调查发现,当前尽管部分青年雕塑艺术家获得了一定的成功,但实际上,多数人并未能如愿坚守,他们挣扎在纯艺术与商业之间,常常找不到方向。

在生存与自己热爱的事业面前,很多青年雕塑艺术家觉得无力。对此王坤昭深有感触。

2000年,王坤昭厦大毕业后,曾与几个同学在老师的带领下,成立“厦大环境艺术研究所”,从事环境设计工作。但在接洽业务、合同、方案、施工的过程中,王坤昭开始疲劳。

“我不喜欢每天坐在电脑前,没完没了地设计、后期制作。而且,通过手来创作,更符合我的性格。”王坤昭说,他开始怀念雕塑给他带来的自由。

2010年起,王坤昭拒绝了所有的商业作品,把所有全部的精力放在自由创作上。“我肯定是爱钱的,但我不想被钱绑着走。所以我一直在挣扎中,在两者间摇摆不定。”王坤昭说。

另一位来自漳州的雕塑家高翔说,毕业后,他一度做起雕塑艺术家的梦,后来才发现,一切并不顺遂。“由于我年轻,没名气,往往接不到单子,日子一直过得很拮据。”高翔说,同时,太过于完美主义的性格,又让他从骨子里不能接受商人这个角色。

“我在专业上是那种很抠的人。即便我赚了你的钱,但你一定要接受我作品中好的东西。你说要改哪里,我会觉得你不专业,会跟你争论。有些客户经常拿自己的不懂来说事,当你什么名气都没有,他们把你的艺术看成一文不值,这是最累的事情。”他说。

但为了生存,高翔只好向现实屈服。在过去两年间,他高产了很多商业作品。“我会做很漂亮的东西,把我最好的手艺体现出来。”高翔无奈地说,但如果从个人作品来讲,我会坚决反对在上面署名,“因为这不是我的作品,只是产品而已”。

当然,现实困境的另一层面,还有不断高涨的租金,差点让他们失去了“立足”之地。陈晓东说,如今,厦门岛内的文创园租金很高,每平方米基本上都超过50元,而雕塑工作室需要的空间较大,经济效益也没那么快突显,入驻文创园区对他来说“太不划算”。王坤昭也说,他在曾厝垵租下的仓库,一开始月租是2500元,可现在已翻倍,达到5000多元。

厦大艺术学院雕塑系的教师林春说,若是纯粹的草根艺术家,收入都很微薄,“很多都是吃了上顿没下顿”,生活不稳定,都要靠别的进行贴补,常常交不起这么高的租金。


E.接受者少,雕塑收藏是“大冷门”

困扰他们的还有艺术市场大环境的严峻。本刊记者了解到,相对于国画、油画、瓷器、玉器等艺术品,雕塑收藏可说是大冷门。

“在国外,雕塑作品的价格,是油画的两到三倍,雕塑的成本和制作工艺要比油画复杂得多。但在国内,同一级别的雕塑家和油画家,油画的价格是雕塑的10倍到100倍。”高翔告诉记者,比如油画系的系主任,一幅画能卖到500万甚至上千万,但雕塑系系主任的作品,可能连5万块都卖不到。

高翔坦言,雕塑是一个无论从时间成本和金钱投入,都很高的艺术种类,在艺术创作中被称之为“重工业”。“一件雕塑作品要成品,需艺术家精神、体力、金钱、时间的大量注入,每个环节稍有不慎,都可能心血付诸东流。”高翔说,尽管如此,但国内目前市场普遍雕塑品报价或是最终成交价,都陷于“比成本价略高一点”的悲惨局面。

据透露,在广州,1万甚至6000元,就可以买到一件青年雕塑家的作品。“很多青年雕塑家都是靠理想的支撑,才能把自己的创作坚持下去。”

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倒挂现象?有业内人士说:“一些中国雕塑家的创造力,确实比不上油画和国画:一些老一辈的雕塑家,把主要精力都放在政府工程、城市雕塑上,很少或根本没有具有艺术价值的个人创作。年轻的雕塑家能够坚持个人创作的也是少之又少。”

亚洲雕塑家协会秘书长胡杰风也坦承,近20年来,中国内地城市雕塑工程建设的利益驱动,形成了内地雕塑界的畸形“业务作品”模式,为数不少的所谓“雕塑名家”,只有工程作品,欠缺艺术作品。他认为,“好的雕塑作品,不但具有美,还应该有创意”。

广州美术学院雕塑系教授、广州市美协雕塑研究会副秘书长杨学军认为,中国雕塑艺术品市场价格与绘画相比偏低。“这与国人对雕塑的鉴赏能力和专业引导有关。”杨学军说,有几个因素造成:一是雕塑是西方艺术种类,在中国传统的美术起萌教育中,雕塑是被一笔带过的书页,长期形成了大众对雕塑概念不清,很容易与陶瓷和民间泥公仔相提并论。二是在中国,雕塑从殿堂、博物馆走入市场,走进百姓生活,能让公众零距离地看得到,摸得着,甚至可以收藏的市场概念,也是改革开放后期近年来才开始形成的,属萌动时期。

三是大众普遍对雕塑艺术认知度不够,严重缺乏对雕塑艺术种类、风格和作品质量的鉴赏能力和判断能力,同时又缺少专业理论的支持及市场引导,相对绘画和古玩市场而言,大众对雕塑艺术品的鉴赏能力是很弱的。


F.青年雕塑家作品潜力大

中国雕塑院院长吴为山认为,过去,在中国,雕塑主要是为皇权、宗教服务,在民间,雕刻也有,但主要是民间的耍货,而且是一般的工艺品。

“让雕塑成为一个独立的表现思想,能放在一些重要的场合,特别是室内空间作为一种精神的载体、审美的载体,这个在中国还没形成审美传统。”吴为山说,但在西方,收藏雕塑已形成了一种社会文化的形式,一种习惯。

但他认为,国内雕塑收藏的市场潜力,已经被发掘,以后会越来越大。“一方面,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,以及审美眼光的进步,国外的很多流行资讯,已经能被逐步接纳。这对雕塑收藏而言,是个利好。”吴为山说,而从另一个方面讲,正因当前雕塑市场不像国画、油画、书法那样已经属于饱和状态,没有被“炒热”,所以市场空间反而更大。

“很多优秀青年雕塑家作品的价格,还远远没有到位,价格都还比较低,所以现在应当说是收藏雕塑最好的时期。”吴为山说。

厦大艺术学院的林春说,在北京,部分青年雕塑艺术家的作品销售开始抬头,购买对象多以白领为主,价格多在五万以内。据相关数据显示,定价在5万以下的作品,成交率在86%左右,1.3万元以内占所有销售总额11.6%1万到2万占22.1%2万到3万占18.6%3万到424.5%4万到5万是8.1%10万以上是4.6%

同时,吴为山还指出,当前,中国的富二代已经接班和崛起,这一人群有知识、有才干、有资金、有魄力、还有留学国外的经历和超前的国际视野及运作能力,雕塑艺术品有望成为他们品位的成功标志。据悉,国内雕塑艺术家杨学军的作品,曾创作了雕塑代表作《同一首歌》,其2008年的价格是8万元,2010年以10万美元(美元)荣获美国麻州波士顿市政厅收藏,现在的价格是26万元,购买者正是年轻企业家。

(本文转自《海西晨报》两岸文创周刊,记者:叶子申)


在线评论:
  • 评论内容:
  • 验 证 码:
  • 请输入验证码:WSOJT
  •   
漫住客栈
漫品美食