当前位置 >> 渔村守望者
渔村守望者
来源:梁凯鸿 时间:2014-01-20 22:35:54 点击:3141

 

文/晨报记者  梁凯鸿 
图/晨报记者  唐光峰
通讯员 宁军 纪宏跃
 
        “以前曾厝垵村口是大面积的沙滩,沙滩上全是小鱼,从很远的地方就能闻到鱼腥味。”89岁的老渔民曾华荣的一句话,道出了这个渔村的沧桑巨变:从一个普通的临海渔村演变成中国最文艺的渔村。这些年来,曾厝垵居民的钱袋子越来越鼓;各种风格迥异的店铺如雨后春笋般涌现;街巷更加宽敞有序、游客增多环境更整洁;文艺青年的集中“部落”越来越庞大……曾厝垵,作为思明区“美丽厦门共同缔造”行动的试点社区之一,配上“城中村”的改造,已在悄然发生着变化。
       “对于渔民来说,船就是我们的房子,也是经济收入来源,我对船有深厚的情感。”在这变迁中,曾华荣固守这里,见证并守护着一切关于渔村的改变和记忆,他选择做渔船模型。“这些渐渐消失了,我要做出来,让子孙后代都知道,以前的船是长这样的。”他用这种方式也在提醒着大家,在欣赏曾厝垵文艺的同时,别忘了这里曾是个渔村。</P><P>  从8年前萌生念头到现在,他每天都花上至少3小时的时间制作船模,这成了他的精神寄托。曾华荣造的船模,是模仿以前的渔船形状并根据一定的比例制造。“没有请教任何人,全凭着记忆在做。”船壳、船体骨架、甲板、船舱、船帆……整艘船,全由曾老一个人手工操作。&nbsp;先制作好船壳,再搭好船的骨架,然后再制作其他部位,最后用钉子把整艘船钉起来,架接、上色。小到针线,大到斧头、锯子等工具,曾老用得都游刃有余。虽年近九旬,但眼神犀利、手脚灵活。船帆,就是他用一针一线缝出来的。“哇,他劈木材好像在切菜!”“这么老了,还能这么自如地穿线?”有游客路过进来观看,不禁感叹。
        时至今日,曾老已数不清共造了几艘船。自己住的老宅子里,院子、房间、客厅都有曾老做的船。一批又一批厦大的学生慕名而来,研究曾老和他的船;曾厝垵的商家,前来索要船模,摆放在自家的店里;曾老的后代,每个儿子、孙子的家里,都有这满载渔村记忆的船。</P><P>  现在,曾老每天早晨起床后就会散步到村口前的海边,眺望大海。几十年,如一日。来看看海上还有没有船,回忆以前出海捕鱼前的场景和打鱼归来后的喜悦。他说抗日战争和两岸对峙时期的炮火连天场景、和家人一同出海捕鱼的劳作场面还历历在目。而转头,便是日趋文艺化的曾厝垵。“现在的曾厝垵也很漂亮,店铺装修得很好,大家的经济状况都变好了。”曾老看海后,走在曾厝垵的路上,看到曾厝垵手绘3D地图。几秒钟内便找到了自己的家:“哈,我家在这里。”
在线评论:
  • 评论内容:
  • 验 证 码:
  • 请输入验证码:sKoor
  •   
漫住客栈
漫品美食